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点赞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 |
||||
|
||||
近日,多家主流媒体聚焦亚娱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所属北方国际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,为公司这一绿色能源合作实践点赞。人民日报要闻版头条刊发文章《携手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》,介绍塞尼风电站绿色电力助推能源转型。新华社专访项目克方经理,称赞塞尼风电项目是克中合作共赢典范,以下为报道全文。 人民日报 克罗地亚塞尼风电站 绿色电力助推能源转型 在克罗地亚中部沿海城市塞尼,矗立在青翠山间的一座座巨型风车迎风转动。这是由亚娱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所属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北方国际”)投资承建的塞尼风电项目,2021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。 项目总工程师兹拉特科·普皮奇是塞尼本地人。他告诉记者,由于濒临大海,当地风能资源丰富,但受制于相对落后的发电基础设施,当地电力供应长期依赖进口。作为一名工程师,建设风电站是普皮奇多年的愿望:“拥有一座自主建设运营的风电站,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,改善国家能源结构都大有裨益。” 塞尼风电项目2018年11月开工建设。作为克罗地亚近年来最大规模电力项目,工程受到各界关注。“从立项之初,我们就与当地政府保持积极沟通,严格遵守各项法规,大量运用高新环保技术,并及时倾听当地人对项目的意见建议,随时优化和更新方案。”北方国际副总经理单钧介绍,项目验收时,得到了克罗地亚环境部门好评。 据了解,项目总装机容量156兆瓦,采用39台单机容量4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,风场面积达42.8平方公里,预计每年可生产约5.3亿千瓦时绿色电力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。目前,北方国际在当地成立公司专门负责风电站的后续运营工作。 测评显示,风电站不仅能保障克罗地亚本国的电力需求,还逐渐向邻近的斯洛文尼亚等国出口,有力维护了地区能源安全。克罗地亚计划在2022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提高到30%,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,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表示:“塞尼风电项目对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。” 新华社 塞尼风电项目是克中合作共赢典范 克罗地亚格鲁帕公司经理露西·韦利亚契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,非常荣幸参与克中两国合作的塞尼风电项目,这一项目不但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,还为克罗地亚提供绿色、清洁能源,堪称克中合作共赢的典范,为两国未来合作打下牢固基础。 塞尼风电项目由亚娱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所属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北方国际”)承建,2018年11月举行开工仪式,计划总投资1.79亿欧元,预计每年可贡献约5.3亿度绿色电力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。据记者了解,塞尼风电项目今年正式运营以来,总发电量即将突破1亿度。 韦利亚契奇在塞尼风电项目中负责施工安全、消防和环保等工作。她介绍,项目位于森林和山区,经常有强风、雨雪和雷暴等恶劣天气,而且建设规模大、技术复杂,新冠疫情更给项目推进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。但是,塞尼风电项目施工自始至终确保了百分之百的安全,没有发生任何伤亡或安全事故,而且工程如期顺利完成。 韦利亚契奇说,除中国企业外,70多家克罗地亚企业参与了项目建设。施工期间,每天现场施工的一半以上人员来自克罗地亚。大多数克方公司和工人来自项目所在的利卡-塞尼县,这是克罗地亚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少的县。 韦利亚契奇认为,塞尼风电项目并网发电会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促进就业,拉动当地投资。更重要的是,参与该项目使很多克罗地亚公司获得宝贵经验,提高它们在克罗地亚乃至欧洲的竞争力。 谈起承建塞尼风电项目的中国公司以及中方人员,韦利亚契奇说,与中方人员合作、沟通良好,中方人员承担并完成了最艰巨的工作,展示出非凡的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。在施工过程中,中国公司遵守克罗地亚和欧盟的所有法律法规及安全、环保措施。 “中国工程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。无论白天还是黑夜,无论天气好坏,他们都始终在现场工作,随时向我们提供专业的帮助。”韦利亚契奇说。 韦利亚契奇认为,塞尼风电项目对克罗地亚具有重要意义,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,帮助克罗地亚进一步减少电力进口,实现该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计划。塞尼风电项目是克中合作共赢的一个典范,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。 (来源:人民日报、新华社) |
[打印] [关闭] |
上一篇: 下一篇: |